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啟動實施第二輪生態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外環線內將禁止新建燃煤項目、逐步禁行大貨車、建立機動車環保管理系統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生態城市建設。
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比去年下降2%,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83%(302天)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改善農村飲用水水源狀況,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消滅黑臭水體,無危險廢物排放。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噪聲和區域環境噪聲平均聲級分別小于70分貝、56分貝。輻射環境水平保持在正常掌控范圍內。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管,生態環境保持在“良”級水平。
“三年計劃”今年工作要點
各區縣制定“三年計劃”
據了解,今年本市各區縣按照《天津市生態市建設“十二五”規劃》,均要制定實施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的措施。推動以“五帶、四廊、三區”為框架的基本生態格局建設。劃定基本生態控制線。加強對團泊、北大港水庫、大黃堡、七里海等重要濕地保護的監管。推動七里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
健全污水處理監控平臺
今年本市將繼續加大以飲用水源保護為重點的水污染防治力度。推動全市工業園區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減少排放負荷。全市2萬噸/日以上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和新建0.5萬噸/日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全部建設相對完善的中控平臺。開展對全市化工、醫藥行業、各類工業園區排放情況及近岸海域入海直排情況的調查。
外環內禁建燃煤新項目
加大以控制燃煤、揚塵、機動車尾氣污染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組織推動“十二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項目的實施。外環線以內和濱海新區禁止新、擴、改建燃煤及其他高污染燃料項目。推動外環線以內10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改燃或并網,推動熱電聯產項目確定的替代鍋爐房供熱項目的落實。支持和平區和中新生態城無燃煤區示范區創建工作。完成《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編制工作等。
推動外環內大貨車禁行
環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及區縣政府加大對建設、拆遷、道橋施工揚塵及道路運輸撒漏的監管力度,逐步推動在外環線以內實行大貨車禁行。啟動黃綠標發放管理工作,建立機動車環保管理信息系統,推動長途客運、班線包車及部分公交車冒黑煙車輛的治理改造、更新,加快“黃標車”淘汰進程,做好全市機動車檢測機構委托工作。 (記者:孔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