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1億元的義烏上溪水廠趕在2010年年尾正式啟用,這意味著上溪、義亭等區域的9萬鄉鎮居民都能喝上和城里人一樣的“放心水”了。這是義烏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過去5年,義烏在解決農村飲用水問題上花費了大量精力、財力,讓成千上萬的農民告別了地下水。
【樣板村】
喝上好水是最高興的事
義烏上溪鎮仙坪村原是義西最偏僻的小山村,靠天喝水。“那時候村民喝的是山泉水,如果長時間不下雨,大家就沒水喝。”該村黨支部書記陳程森對此深有感觸,“一到干旱,村民們就不得不到幾公里遠的地方挑水喝。”
2004年,仙坪村“下山脫貧”,村民們搬到了離老家三四十公里遠的上溪鎮馨苑小區。居住條件是大大改善了,但村民還是要為喝水發愁。
“剛開始幾年情況還好,住的人少,每家每戶打井都有水喝。從2006年開始,地下水就不夠用了,而且水質越來越差。”陳程森說,每次燒好開水,水壺底部總會結上一層厚厚的水垢。“由此,條件好點的家庭就買桶裝礦泉水喝。夏天打不出水,我們還試過到3公里外的地方整車運水喝。”那幾年,“喝水難”成了村民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
身為村黨支部書記,陳程森很急,但又苦無良策。“村民們去體檢,有些人得了結石,醫生說很可能跟水不干凈有關。”為了保健康,陳程森家也過了好幾年“買水喝”的日子,“后來燒飯都用礦泉水,基本上兩天一桶,每個月至少要花上百元。”
2008年,上溪水廠破土動工,這給村民們帶來了希望。第二年,城區自來水管網通到上溪后,義烏市自來水公司領導主動聯系陳程森,建議為村民實行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村民們聽說可以喝上跟城里人一樣的自來水,個個歡欣雀躍。
當年9月2日,一戶一表改造完成,村民們終于喝上了“放心水”。“聽說我們村是上溪第一個改造好的,之后大家再沒為用水發愁過。水費從各家存折里扣,省事很多。”
【曬成績】
件件都是民心工程
城里農村共飲“放心水”,這是義烏著力解決的一項民心工程。義烏市政府曾先后出臺《義烏市“十一五”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規劃》和《關于加快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的意見》,力促城鄉供水一體化。
從2006年開始,義烏市自來水公司開始全額投資建設上溪、蘇溪、赤岸三座鄉鎮水廠。到去年年底,上溪水廠已率先通水,蘇溪、赤岸水廠也完成了主體結構。三座水廠總投資超3億元,規劃設計供水總規模為30萬噸/日,運行后可大大改善近20萬農民的飲用水條件。目前,義烏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率達88.5%。
“十一五”期間,義烏自來水供水能力從15萬噸提高到現在的30萬噸;共計鋪設管網637公里,管網覆蓋86平方公里,受益人口達95萬人,為211個村送去優質、衛生的自來水;老小區一戶一表改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為孝子祠、江南、商苑等小區的上萬用戶進行了一戶一表改造。
【說打算】
對于未來的五年,義烏市公用事業公司已設計好藍圖,爭取基本實現城鄉供水和排水一體化,讓村村都能通上自來水。同時,積極開發新的水資源,為義烏可持續發展儲備水源。(記者:龔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