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前后,吉安市峽江縣為了招商引資,從浙江引進金威紙業等6家造紙廠,進駐該縣福民工業園,廢水超標直排贛江等問題時有發生。
幾年來,對于這些有污染的工廠,一邊是多次整改,另一邊卻是當地環保部門屢次檢測后得出的“排放達標”結論,這不得不令人費解。
伴隨這樣的矛盾,目前這些廠子仍在當地百姓的質疑聲中正常生產,峽江縣環保局解釋稱:“這些企業廢水排放本身就達標,只是我們環保部門要求更加嚴格一些而已。”
多家工廠的總排水口正在向贛江排放污水
排水口氣味刺鼻水下石頭被染黑
記者沿著贛江堤壩找到了福民工業園的總排水口,這里正向贛江湍急地排放工廠廢水,散發出刺鼻氣味,水流呈淡黃色,水下石頭被染得烏黑,岸邊的石頭則被黑色的淤泥覆蓋。
2010年12月9日,贛江邊上的峽江縣福民工業園。
遠遠望去,幾個高聳的煙囪向空中吐著濃濃的黑煙,一位造紙廠負責人稱,這是因為廠內的燃料都是谷殼,有點黑煙并不奇怪。
離福民工業園不到100米遠的地方就是福民中學。該校一位教師稱,平時打掃好衛生后不到半天,課桌上就會布滿一層灰塵,而且經常聞到來自附近工業園造紙廠的刺鼻氣味,幾年來已經習以為常了,因為“那是政府建的工業園,沒辦法”。這位教師為學校數百名師生的身心健康發出感嘆。
學校師生并非惟一受害群體,事實上,因為污水排放,贛江也是受害者。
當日,記者沿著贛江堤壩,找到了福民工業園的總排水口,這里正向贛江湍急地排放化工廠廢水,散發出刺鼻氣味,水流呈淡黃色,水下石頭被染得烏黑,岸邊的石頭則被黑色的淤泥覆蓋。
在排水口上游10米左右,有兩根碩大的取水管,從岸邊伸進贛江,這正是福民工業園企業的取水口。順著取水口翻過贛江堤壩,記者看到工業園一家工廠的污水處理池旁邊的空地上,還有一個“露天水池”,里面的水同樣烏黑發亮,氣味刺鼻,周邊的草叢成片枯萎,變黑。
當地群眾反映,這家工廠是福民工業園的“金威紙業”。
在金威紙業工廠內,機器轟鳴,正在生產,倉庫里儲存著大量廢紙,廠區內地面積起一層厚厚的粉末,幾名工作人員在往鍋爐里加谷殼,煙囪則向空中吐著濃濃的黑煙。
金威紙業廠長何平黎站在污水處理池的邊緣,他告訴記者,他們廠出水口排出的水非常干凈,通過贛江堤壩下面的總排水口排進贛江。記者用礦泉水瓶從這家企業的出水口裝起半瓶水樣,只見水呈淡黃色,一股刺鼻氣味撲面而來。
廢水直排等污染事件時有發生
并不是只有金威紙業、富通紙業、雄獅化工廠等幾家企業存在環保問題,該縣工業園的大華造紙廠、富民造紙廠等多家工廠都存在環保問題。
據了解,2006年前后,峽江縣為了發展經濟,從浙江、福建等地引進了一批企業,其中就包括金威紙業等6家造紙廠,進駐到該縣福民工業園。環保部門稱,這些企業都是當時的招商引資項目,其排污情況一直是監控重點。
2007年,在長江第二大支流贛江的峽江縣江段發現,福民工業園內的化工、造紙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一些排污口在向江中排放污水。峽江縣環保局當時的解釋是:“我們沒有這個檢測裝備,平時監管主要是靠肉眼去判斷。”
此后,峽江縣環保局向縣政府請示,要求對該縣福民工業園的金威紙業停產整頓,因為這家企業長期以試生產名義生產,廢水污染防治設施運行不正常,廢水時常超標。
幾個月后恢復生產的金威紙業,又被吉安市環保局監測站檢測發現廢水排放又出現超標,峽江縣環保局在同年9月23日對金威紙業再次發出限期治理的通知。
三天后的9月26日,金威紙業的“年產1.5萬噸涂布白板紙項目竣工”通過了省環保局的環境保護驗收,峽江縣環保局在“限期整治”的通知上面注明“全面達標”。
但時隔3年,峽江縣環保局在2010年9月15日發出“責令峽江縣金威紙業整改的通知”:“金威紙業廠區圍墻外的土壤有谷殼灰和污水污染現象,環境較臟;谷殼灰沉淀池地勢較低,下大雨谷殼灰容易溢出,污染廠區環境;鍋爐除塵設施破損、老化,除塵效率不高”。
工業園的“富通紙業”也是監控重點之一,峽江縣環保局曾在2009年5月18日發出了“抄紙車間、打漿車間、鍋爐車間全面停產”的停產整改通知,因為這家造紙廠的生化處理池在一個多月前的4月10日倒塌,生產廢水經輻流式沉淀池處理后超標排放,并在縣環保局已經下達限期治理通知的情況下,未建成生化池而依然生產。
2009年5月15日,工業園內的“雄獅”化工廠被發現生化池未正常運轉,生化處理池的細菌大部分死亡,漂浮在水面上,沉淀池大量浮泥,生產廢水超標排放。檢查人員還發現在線監測儀運行不正常,監測探頭未放置,在線監測房回水排污口違規安裝,不能如實反映污染現狀,并且污泥去向不明。接著,該廠被責令全面停產整改。
2010年3月31日,“富興紙業”在閑置廢水處理設備的情況下生產,廢水直接外排,對贛江水質造成污染。同樣,縣環保局對這家企業發出了停產整改通知。
然而,并不是只有金威紙業、富通紙業、“雄獅”實業公司等幾家企業存在環保問題,該縣工業園的大華造紙廠、富民造紙廠等多家工廠都存在環保問題。
最驚險的一幕發生在2010年6月,贛江峽江段受連續強降雨影響,該縣工業園的一家化工企業被洪水沖走劇毒化工原料三乙胺300余桶(每桶150千克),在事發后的6月24日至28日,樟樹市公安局洲上、張家山派出所配合峽江縣警方打撈被洪水沖到該轄區贛江的74桶劇毒化工原料三乙胺。有些密封不好的桶在搬運時化工原料濺到手上,讓人有一種麻癢的感覺,并散發出一股臭味。
“還沒來得及裝在線監測軟件”
記者隨峽江縣環保局副局長廖征帆來到隔壁辦公室查看監測情況時,卻被告知“還沒來得及裝監測軟件,這幾天正在搬動辦公室”。
2010年12月10日,峽江縣環保局副局長廖征帆受訪時介紹,福民工業園的這些造紙廠進駐后,都經過了環評驗收。
廖征帆稱,當地政府部門尤其重視該縣化工、造紙等企業的排污問題,吉安市政府下了“死命令”,對各家工廠都下達了整改通知書。他說,在2008年前后的整改中,每家化工廠生產中都投入了100多萬元用于增加污水處理設備。
對于福民工業園的化工企業廢水排放污染問題,縣環保局在每家化工廠內都安裝了在線監測設備,隨時隨刻都能掌握到排污情況。
廖征帆指著其隔壁一間辦公室說:“現在就可以通過電腦看到各家企業排污情況,超標排放我們都知道的。”但記者隨他來到隔壁辦公室查看監測情況時,卻被告知“還沒來得及裝監測軟件,這幾天正在搬動辦公室”。
對于現場取水樣監測,廖征帆表示要送到市里才能監測。每個季度市環保局監測站都會來取工業園化工廠排水口的水樣去檢測,如果超標了就會通知縣環保局查處,超標排放的檢測數據則作為縣環保局對化工企業處罰的依據。
當日,針對贛江岸邊的工業園總排水口,廖征帆指著被染黑的石頭說,不應該讓廢水直接附著地面流下去,而應該將排水口伸出騰空抬起,讓排放的廢水呈噴灑狀流入贛江,這樣廢水就不會有那么多泡沫,而且看上去并不是很臟,岸邊石頭也就不會被染黑。
多次整改多次達標只因要求更嚴?
對于這些企業一邊是多次整改,另一邊卻是“排放達標”,廖征帆解釋為,“整改只是因為我們環保部門要求更加嚴格一點而已”。
2010年12月11日,吉安市環保局監測站重點污染源室主任康蔚藍在受訪時表示,園區里化工、造紙廠比較集中,其排污治理情況,幾年來一直引人關注。監測站通過對峽江縣富民工業園金威紙業、富民造紙廠等多家企業最近一個季度的廢水排放水樣進行檢測,沒有發現超標排放。
這些化工、造紙企業都經歷了多次整改,甚至停業整頓,反映了什么問題?
廖征帆表示,幾年來,工業園的化工造紙廠廢水基本都是達標排放,都在正常生產,只是偶爾會出現一些超標排放,是間斷性的。
廖征帆還特意解釋道,他們是抽樣檢測,而且是在不同的時段取水樣,而且所取的水樣經過檢測基本達標。他補充說,但這不排除“化工廠偶爾超標排放時,或許正好發生在他們沒有取水樣的時候”的情況,因為他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守著提取水樣檢測。
目前,這些企業仍然在“正常”生產。對于這些企業一邊是多次整改,另一邊卻是“排放達標”,廖征帆解釋為“整改只是因為我們環保部門要求更加嚴格一點而已”。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造紙企業沿江分布,是因為造紙企業需要大量用水,但無形之中,卻對環境、飲用水源造成很大的威脅,這也加劇了環境監管的風險。(記者:尹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