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西安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西安市長上官吉慶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中提到,“實施我市‘8+5+2’河湖水系治理方案,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快灞河、浐河、涇河和潏河等河流綜合治理,有序推進沿線村莊截污治污工程。”
記者從西安市水務局了解到,西安市河長制已于今年1月16日全面啟動,即日起到3月底,西安將針對115條河流、灌渠等集中開展全市河流“臟亂差”和“黑臭河”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為市民守住青山綠水。據了解,此次集中整治的范圍包括115條有明確名稱的河流以及其他未命名河流、農村大型灌溉渠、排水渠,主要任務是整治“臟亂差”、“黑臭河”,以實現河道清潔、水質達標目標。將對河道范圍內(包括河床、堤頂路、綠化帶、林帶)的現存垃圾進行集中清理清運,開展清理垃圾行動。同時,按照住建部、環保部、水利部、農業部四部門出臺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中提出“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的技術路線,對全市河流進行拉網式排查,封堵違法排污口,對沿河村莊實施截污治污,基本消除污水直排,開展治理污水行動。同時,還將對全市河流范圍內違章建筑進行排查,對影響河道工程安全運行,污染水環境的違法行為、違章項目,要依法打擊,堅決清除。
記者了解到,2017年3月底前,西安將建立起市、區縣(開發區)、鎮(街辦)、村(社區)四級河長體系,實現市內所有河流河長制全覆蓋。目前,西安市跨境的重要河流有:渭河、涇河、灃河、石川河、清河等5條河流;重要南山支流有:黑河、澇河、滈河、潏河、浐河、灞河、新河等7條河流;重要城區河流有:河、太平河、幸福河、漕運河、護城河等5條河流;重要湖池有:昆明池(斗門水庫)、渼陂湖。上述19條(個)河流、湖池分別由西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擔任河長,河流、湖池所在區縣(開發區)為責任主體,與市級對應,由相關負責同志擔任轄區內上述河流、湖池的河長。村(社區)級河長1日兩次、鎮(街)級河長2日1次,區縣(開發區)級河長1周1-2次,市級河長1月1-2次,對所包河流進行巡查、檢查、督導,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各區縣、開發區將設立24小時河流環境衛生投訴舉報電話并向社會公布,安排專人接聽,及時受理、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