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8月8日,每天通過對西河4個斷面水質進行監測,僅有3天水質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記者昨日獲悉,通過2年多時間的持續治理,如今西河水質已經有明顯改善。
為了加強對西河水質的監測,從7月1日起,市環保局水質監測站每天派出專門工作人員,駕車行駛200余公里,在西河4個斷面取水檢測水質。為了全天對西河水質進行監測,我市還將在西河建4處自動監測站。
每天檢測
西河水質有明顯改善
昨日上午,記者在市環保局水質監測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從西河里取來的水進行檢測。“一共要檢測26個指標。”水質檢測中心主任何虎軍介紹說,26個指標中,主要是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這是每天必須檢測化驗的兩個指標,另外,還需要檢測PH值、化學需氧量、電導率、總磷、鉛、鋅、石油類、生化需氧量、汞、砷、硒、硫化物、糞大腸桿菌等。檢測結束后,不僅要每天得出報告,每個月還要得出綜合報告。
今年7月1日以來,市水質監測站開始每天對西河水進行檢測,先是從西河流域4個取水斷面取水。取回水后,技術人員立即對水質進行檢測。根據監測,今年7月1日至8月8日39天時間里,西河僅有3天時間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這表明持續治理已經取得成效,西河水質已經有明顯改善。”何虎軍介紹說,未達標的3天是7月5日、7月6日和7月11日,分別是氨氮超標或高錳酸鹽指數超標,經過及時督察發現,主要原因是個別企業暗中向西河排放污水。
在4個取水斷面處
將建自動水質監測站
對西河水質進行監測,目前是市環保局每天派專門工作人員在西河沿線4處斷面現場取水,然后帶回檢測站檢測。這4個取水斷面分別位于西充縣、順慶區以及嘉陵區出縣(區)境處,其中,西充有2個出境斷面,分別位于虹溪河和象溪河。在取水時,工作人員每天上午7時50分出發,在4個斷面取完水回到南充后,已經是下午5時30分左右,平均每天要行程200余公里。另外,市水質監測站的技術人員每周要到4處斷面現場取水檢測。
為了方便監測西河水質,以及對西河水質進行全天24小時監測,我市將在西河流域4個出縣(區)境斷面處建設4處水質自動監測站,到時工作人員只需坐在辦公室,動動鼠標,就能夠隨時了解掌握西河的水質情況。
何虎軍介紹說,通過對西河流域各縣(區)出境斷面的水質進行監測,一旦發現水質有污染,當即就能判斷是哪個縣(區)的責任。
水質標準
Ⅰ類: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
Ⅳ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城市河道水達到Ⅴ類水質標準就是指城市河道的水質達到了可以適用于農業灌溉和一般景觀要求的標準。